【羊城晚報】寶寶腹瀉,,媽咪別抓狂

2014-09-04
????? 入秋后,天氣多變,,一些秋季高發(fā)病憑借“秋老虎”的威懾力開始興風作浪。小兒腹瀉就是“多事之秋”的???。

  寶寶一腹瀉,痛苦的是寶寶,,抓狂的是媽媽,!羊城晚報記者特收集了最讓媽媽們抓狂問題,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兒科副主任醫(yī)師沈振宇一一解答,。

  

  【就醫(yī)篇】

  Q:寶寶一天拉幾次就是腹瀉,?

  A:有些媽媽覺得,孩子一天拉幾次就是腹瀉了,,這其實是一個誤區(qū),。沈振宇稱,媽媽們要觀察寶寶大便的性狀以及量的改變,,不能單從拉多少次來判斷寶寶是否腹瀉,。如果小孩一天拉四五次,但性狀是好的,,每次的量也不多,,那就不一定是腹瀉。另外,,母乳喂養(yǎng)的寶寶,,可能由于胃結(jié)腸反射,一吃東西就拉,,吃一點拉一點,,嬰兒越小,,這種癥狀越突出,但只要量少,、性狀正常就沒關(guān)系,。如果一天拉幾次糊狀便甚至是水狀便,則要盡快就診,。

  Q:看病時要不要帶上寶寶的便便,?

  A:一般情況下,媽媽可以用手機拍下寶寶的便便情況,,就醫(yī)時拿給醫(yī)生看,。如果寶寶的大便中有血絲或黏液,最好帶大便過來檢驗,,看看有無潛血,,有無紅細胞、白細胞,,屬于初篩檢查,。如果腹瀉時間較長,還要驗一下大便涂片,,看有無致病菌,、有無菌群失調(diào)。取樣時注意,,要取性狀“最不好”的那塊大便,,如有血絲、有黏液的,。

  Q:哪種情況需要到醫(yī)院,?

  A:沈振宇強調(diào),對于急性腹瀉的寶寶,,預防脫水比止瀉還重要,。我國每年都有小孩因腹瀉脫水而致死,所以媽媽一旦留意到寶寶有脫水情況要立即就醫(yī),。

 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脫水,?沈振宇提示說,觀察的內(nèi)容有:寶寶尿量是不是明顯減少,?寶寶是不是很煩躁不安,?嘴唇是否發(fā)干?眼窩是不是凹陷,?有沒有手腳冰涼,?哭時是不是沒有眼淚?如果出現(xiàn)以上癥狀,就提示脫水比較嚴重,,需要馬上到醫(yī)院就診,。

  【治療篇】

  Q:怎么區(qū)分細菌性還是病毒性腹瀉?

  A:大便常規(guī)如果看到較多白細胞,,嚴重時還可能有紅細胞,,表示黏膜破損了,那極有可能是細菌性腹瀉,,病毒性腹瀉一般看不見白細胞,。細菌性腹瀉一般是不潔飲食引起的,如吃過不干凈的食物或過期食物,,患兒同時伴有腹痛,、大便有血、發(fā)燒,,這時就需要再查血,,醫(yī)生一般通過多個指標綜合評估。

  Q:細菌性腹瀉一定要用抗生素嗎,?

  A:細菌性腹瀉分兩類,,一類腹瀉不需要抗生素,可采取以菌治菌的方式治療,,讓好的細菌進入,,占據(jù)腸壁表面,壞的細菌本身搶占能力弱,,只能隨著大便出來。另一種是侵襲性腹瀉,,它比較強,,會自己在黏膜那繁殖。如果所有指標都符合細菌性腹瀉,,且腹瀉不止,,用了益生菌效果又不見好,可以用抗生素,。應用抗生素時,,要掌握好使用量和時間,濫用抗生素可能會導致抗生素相關(guān)性腹瀉,。?

  Q:抗生素和益生菌可否同時吃,?

  A:沈振宇介紹,益生菌中的布拉式酵母菌(億活)是生理性真菌,,不怕抗生素,,可以與抗生素同服。而服用媽咪愛,、培菲康,、金雙歧等細菌類益生菌時,,最好與抗生素隔開兩個小時。

  腹瀉好后,,建議再用一段時間(半個月或一個月)益生菌,,以幫助黏膜恢復。

  Q:吃了思密達,,從腹瀉轉(zhuǎn)為便秘是怎么回事,?

  A:思密達除了止瀉,還有腸道黏膜保護的作用,。思密達有吸附和收斂作用,,寶寶腹瀉好轉(zhuǎn)后要及時停用,如果繼續(xù)吃思密達,,由于思密達會吸附大便中的水分,,可能引起便秘。

  Q:寶寶腹瀉醫(yī)生為何要開鋅,?

  A:在寶寶腹瀉時同步吃鋅,,可讓腸壁黏膜長得好,促進黏膜修復,,提高免疫力,,降低再次腹瀉的風險。

  【護理篇】

  Q:一吃就拉,,還要給寶寶進食嗎,?

  A:雖然寶寶吃了就拉,但還會有66%-75%吸收率,,可減少發(fā)生營養(yǎng)不良的風險,。因此,腹瀉期間,,強調(diào)繼續(xù)飲食,,不然容易導致營養(yǎng)不良。

  Q:嬰兒腹瀉后為何要吃腹瀉奶粉,?

  A:沈振宇解釋說,,對于腹瀉寶寶,醫(yī)生會建議吃腹瀉奶粉,,吃腹瀉奶粉的作用并不是“止瀉”,,而是為了避免加重寶寶的腹瀉。這是因為腹瀉使得寶寶腸壁受損,,腸道黏膜無法處理普通奶粉中的乳糖,,乳糖在腸道積聚,進而引起細菌發(fā)酵,產(chǎn)酸產(chǎn)氣,,可能加重腹瀉,。腹瀉奶粉分為去乳糖奶粉和低乳糖奶粉。在急性腹瀉時可以喝去乳糖奶粉,,隨著寶寶腹瀉好轉(zhuǎn),,可以慢慢從去乳糖轉(zhuǎn)為低乳糖。

  Tips

  從便便性狀看寶寶健康

  1,、一粒一?;蛳裼辛芽p的苦瓜,便秘,;

  2,、像粗大的臘腸,介于便秘和正常之間,;

  3,、像光滑的香蕉,每天一次,,最理想,;

  4、像塊狀麥芽糖,,偏軟,;

  5、糊狀,,輕腹瀉,;

  6、水狀,,腹瀉,。

?

?

受訪專家/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兒科副主任醫(yī)師?沈振宇????

文/羊城晚報記者?陳輝??實習生?陳雪薇?通訊員?李紹斌

原文:http://www.ycwb.com/ePaper/ycwb/html/2014-09/02/content_531235.htm?div=-1